工程目的:改善排洪能力
現有啟德河總長度約2.4公里,由蒲崗村道起,沿彩虹道經東頭邨和太子道東至啟德發展區,最後連接維多利亞港,是東九龍其中一條主要排洪渠道。現時啟德河的排洪能力未能符合現行防洪標準,在過往暴雨期間,啟德河旁的彩虹道曾出現嚴重水浸情況,影響黃大仙及新蒲崗地區。有見及此,本署正在啟德河上游和中游河段進行改善工程,以提升啟德河的排洪能力,減低相關地區的水浸風險。
公衆諮詢
渠務署負責黃大仙區內共1.1公里的啟德河改善工程,並採用兩個改善排洪策略。- 以排洪為先
- 活化成市區綠化河道走廊
- 盡量不覆蓋河道
三大挑戰
進行工程期間,渠務署亦面對三大工程挑戰:![]() |
重置河道內大量公共設施 |
![]() |
維持啟德河排水功能 |
![]() |
實施大型臨時交通措施 |
四種活化元素
啟德河的排洪能力現達致現行之防洪設計標準,以緩解附近地區的的水浸風險。同時,渠務署把握機遇將不同的綠化及生態元素加入啟德河,將其活化成「市區綠化河道走廊」。![]() |
河邊花槽 |
沿河於兩旁花槽種植懸垂植物簕杜鵑,它的花期一年兩次,簕杜鵑色彩鮮豔的花朵能活化河堤。 |
![]() |
仿石種植盆 |
爲了模擬自然河床的效果,我們採用了仿石,並於仿石中設置一些種植空間,模擬出植物從石縫裏生長出來的情景。 |
![]() |
河床種植槽 |
於河道較寬闊的位置種植水生植物 |
![]() |
魚洞穴及導流石 |
於河道加設魚洞穴及導流石,以改變水流方向及減低流水速度,供魚類休息。 |
工程計劃

上游段工程 | 中游段工程 | |||
工程合約 | 重建、改善及修復一段由黃大仙警署至東頭二邨的啟德河 | 重建和修復一段由東光道至太子道東的啟德河 | ||
合約編號 | DC/2011/04 | DC/2013/03 | ||
工程範圍 |
|
| ||
動工日期 | 2011 年 10 月 | 2013 年 12 月 | ||
完工日期 | 2018 年 6 月 | 2017 年 11 月 | ||
顧問公司 | ![]() 艾奕康顧問有限公司 |
![]() 阿特金斯顧問有限公司 | ||
承建商 | ![]() 利達 - 實力聯營 |
![]()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| ||
工程預算開支 | 約16億港元 | 約12億港元 |